• <wbr id="o0oek"><kbd id="o0oek"></kbd></wbr>
    <bdo id="o0oek"><source id="o0oek"></source></bdo>

    知行合一國學課堂實錄

    作者:美加       發布于:2015-05-20       瀏覽次數:11275

     

    子曰:管仲之器小哉?;蛟唬汗苤賰€乎。曰:管仲有三歸,官事不攝,焉得儉。  

    道家老子說,曰慈、曰儉。墨家墨子講兼愛、非攻、節用,儒家也是處處講究節儉。中國文化中“儉”的精神,一方面是生活的節儉, 二方面不無義之事,不浪費自己精神精力的儉。第三方面,處事管理上的簡,管理體制,制度規定上簡化。

    管仲一匡天下,九合諸侯,是孔子最佩服的人。孔子說過,要是沒有管仲,我們都要給野蠻人統治了。但管仲家里有裝修奢侈的三歸堂,生活奢糜,而他制定的官吏制度也十分繁復,這不是中國文化中“儉”的精神。孔子責備賢者,管仲器量小了,對國家民族有了貢獻了,對自己的要求也放松了,這怎么稱得上儉呢?

    然則管仲知禮乎?曰邦君樹塞門,管氏亦樹塞門。邦君為兩君之好,有反坫,管氏亦有反。 管氏而知禮,孰不知禮?

    有人問,那么管仲知禮嗎?諸侯國君大門有樹塞門,應該是在大門內放置個大屏風,就像近代中式庭院進門后的照壁。結果宰相府里也有照壁,這是不符合體制的。國君與國君之間外交禮儀上使用反坫,大約土筑的平臺,賓主間互相敬酒后把空酒杯放還在坫上,是周代宴時的一種禮節。結果管仲宰相府里也有反坫,這個肯定不合禮制。所以孔子說,如果說管仲懂禮了,那么還有誰不懂禮啊?

    子語魯大師樂。樂其可知也,始作,翕如也;從之,純如也,曒如也, 繹如也,以成?!?/strong>

    中國古代文化音樂水準非常高,在以禮制建立秩序之外,同時又以音樂感人至深以移風易俗,使民心善、民和睦。孔子的音樂修養很高,孔子對魯國管音樂的官吏大師樂說,音樂的道理, 開始時像一朵含苞待放花,慢慢的綻放,接下來,音樂越來越響亮,到了高潮時激昂澎湃,最后又漸漸的,抽動絲線慢慢悄然結束。

    (以上內容節選自蕭永瑞董事長2015514日國學課實錄)

    一级A片色试看120秒
  • <wbr id="o0oek"><kbd id="o0oek"></kbd></wbr>
    <bdo id="o0oek"><source id="o0oek"></source></bdo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