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wbr id="o0oek"><kbd id="o0oek"></kbd></wbr>
    <bdo id="o0oek"><source id="o0oek"></source></bdo>

    【國學課堂之童言無忌】---“做好生壓力好大,是不是做差生自在些”

    作者:美加       發布于:2015-05-29       瀏覽次數:10256

      國學課堂的提問環節是每周的課堂最熱烈的時段,5月7日上課時,同學們集體舉手,希望蕭董事長先回答上堂課的提問,孩子們都想聽聽在小腦袋里憋了一周的問題,老師是怎么樣解疑答惑的。一問一答,談笑間,做人做事的道理盡在其中,師生其樂融融,好一堂生動的成長課。

    小學三年同學:

    請問孔子做過些什么官

    答:孔子3歲喪父,母親帶著幾個孩子,獨立撫養,生活貧困??鬃映錾碛趩斡H家庭,沒有父母庇蔭,為了家計,孔子做過倉庫保管員、畜牧場管理員、后來做過中都宰(等于是中都的縣長),卓有成效。又被提拔為大司空,再被提拔為大司寇兼相國??鬃与m然自小有大志,但做倉庫保管員、認認真真,作畜牧場管理員,也做得有聲有色,并沒有嫌棄委屈埋怨,能做小事才能做大事,這樣的敬業精神、做事態度、吃苦精神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。  

    小學五年級同學:

    覺得做好生壓力好大,是不是做差生自在些?

    答: 對學生的評價,不存在差生和好生的差別,只是有人學的快一點、有人學的慢一點。每個學生都有某方面特別優秀,有的方面可能緩慢薄弱點,都沒有絕對的??荚嚨哪康氖强疾炷闼鶎W習的知識,到底是不是真會了,不是為了分數多寡。不管是學的快一點、還是慢一點、或有沒有什么特長,首先都要學會如何為人處事,敬業態度,吃苦精神。

    小學四年級同學:

    《詩經·關雎》:樂而不淫,哀而不傷。講的意思是發乎情止乎禮,是什么意思呢?

    答:舉個例子來說明。我看到隔壁座位陳同學帶來一支裝飾著“大白”卡通形象的筆,真好看,好喜歡啊 真想拿來用一用、寫一寫,可陳同學現在不在座位上。我心里就糾結啊,我還是忍耐下吧,等陳同學回來,我再跟他借來好些吧,不然豈不太失禮了。這個就是發乎情,止乎禮。

    小學五年級同學:

    管仲在生活上不拘小節,在政治上如何有這么高才華?

    答:人沒有十全十美。管仲在政治上、軍事上、經濟上有那么大的功業,九合諸侯,一匡天下,孔子曾贊嘆“微管仲,吾其披發左祍矣?!睕]有管仲的話,我們都要被野蠻民族統治了。管仲的這些毛病,瑕不掩瑜。

    小學五年級同學:

    佛門高僧,有沒有人真的做到“賢”這個標準?

    答:有的。比方說 江西百丈懷海禪師。他是佛教界的改革者,當佛教傳進中國后,佛理廣為知識分子接受。但是印度出家人很多風俗習慣與我們中國文化精神相矛盾,比方印度的規矩出家人要行乞,規定印度出家人不許可耕作,認為一鋤頭下去,就要傷害泥土中的很多生命。 但依照中國文化精神,認為乞丐是懶惰的(這不是逃荒的一時急難),因此百丈大師站出來改革,要求出家人要自己耕作,自力更生,不走印度乞食路線,當時受到佛教界很大的責難和反對。因為有了他的改革,建立了佛教叢林(廟宇僧團)制度,才奠定發展基礎。百丈禪師定下百丈清規,其中一條“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”,說到做到。百丈禪師年紀大了后,有一天,弟子們不忍心老師這么大年紀還下地耕作,幾次勸說無效后,便將師傅的鋤頭藏起來了。百丈禪師沒法下地干活,他就真的那一天拒絕進食。

      (以上內容節選自57日國學課堂,蕭永瑞董事長回答同學們57日的提問)

    一级A片色试看120秒
  • <wbr id="o0oek"><kbd id="o0oek"></kbd></wbr>
    <bdo id="o0oek"><source id="o0oek"></source></bdo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