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草綠·清明來
又是一年春草綠,一年一度清明來。在清明到來之際,在初中部團委的組織安排下,初二(1)班在升旗儀式上,發出緬懷先烈的倡議。初中部師生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,深切緬懷革命先烈們的豐功偉績,表達我們的思念之情,告慰他們的在天之靈。
祭祖掃墓·踏青郊游
孔子說:“慎終追遠,明德歸厚矣?!辈煌热?,追念先人,清明節是我們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傳承。
扇面畫《清明》
作者 初二(1)班 李品涵
清明節又叫踏青節,在仲春與暮春之交,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。是中國傳統節日,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,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。
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,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。受漢族文化的影響,中國的滿族、赫哲族、壯族、鄂倫春族、侗族、土家族、苗族、瑤族、黎族、水族、京族、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,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。掃墓祭祖、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題。
憶往昔·看今朝·展未來
憶往昔,訴不盡我們對先烈們的無限懷念;看今朝,唱不完我們對明天無限的憧憬;展未來,我們信心百倍,壯志豪情。青少年正處在風華正茂的年紀,緬懷先烈,更能讓他們感受到自己身上寄托著國家和民族的希望,更加能夠珍惜美好時光,勤奮學習文化科學知識,掌握報國本領,努力成為社會有用之材。